AI赋能添动力 教研赋能促提升——电子工程系开展AI赋能“一师一课”建设首次教研活动

时间:2025-11-26浏览:54

为主动适应数字时代发展趋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课程建设深度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025年11月25日,电子工程系积极响应学校号召,组织全体专任教师开展了AI赋能“一师一课”建设首次教研活动。本次活动以系部三个工作坊为单位,聚焦AI技术在课程建设中的实践应用,各工作坊导师带领团队教师深入开展学习研讨与实操探索,为后续课程建设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基础。

智匠工坊在导师郭晓凤的带领下,围绕AI技术在题库建设中的应用精准发力。郁镭老师结合《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知识体系特点,利用超星AI出题工具,针对课程核心章节设计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有效丰富了课程章节题库;刘庆华老师则聚焦《STM32实践项目设计与开发》这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通过AI工具筛选贴合项目实操需求的习题,构建了兼顾理论基础与实践应用的专项题库,为学生巩固专业知识、提升实操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智师工坊由权海平导师牵头,团队成员卢克、闫文娟、张志鹏三位老师重点探索了AI技术在知识体系构建中的应用,纷纷为各自负责的课程增加了逻辑清晰的知识图谱。其中,卢克老师结合自身课程建设经验,向团队分享了知识图谱的构建技巧,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 AI工具梳理知识点间的逻辑关联,如何根据教学目标优化知识图谱结构,让抽象的知识框架更加直观易懂,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参考。

智创工坊在张晨老师的带领下,全面探索AI技术在课程设计关键环节的多元应用。司翠平老师围绕《无人机巡检技术》课程,积极尝试利用AI工具生成个性化教案,通过智能优化教学流程、细化教学环节,提升教案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倪帆老师围绕《计算机视觉应用》课程进一步完善了课程知识库,提升了资源调用与学生自主学习的便捷性。此外,团队还运用AI出题功能,初步构建了覆盖课程重点难点的基础题库,多维度推动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升级。

活动最后,电子工程系副主任丁向琴对三个工作坊的首次教研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她表示,本次教研活动主题明确、实操性强,各工作坊均结合课程特点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充分展现了老师们积极探索的教研热情。同时,她强调,AI 赋能“一师一课”建设是提升课程质量与教学效果的关键举措,希望各工作坊后续持续深化AI技术的学习与应用,加强团队协作与经验共享,不断优化课程设计、丰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切实将AI赋能的成效转化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为学校智慧教育发展贡献电子工程系的力量。

图:卢克

文:张晨

审核:叶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