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决赛圆满落幕,学校电子工程系司翠平、郭晓凤、张晨、马知文教学团队荣获高职专业课程组二等奖,自动化工程系顾晟吉、朱红娟、叶泉、吴杰教学团队和机械工程系黄晓萍、卢彬、孙菁、赵一楠教学团队荣获高职专业课程组三等奖,充分展示了学校教师卓越的教学能力和学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丰硕成果。
本次比赛是江苏省职业教育领域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教师教学赛事之一,旨在考察教学团队的综合素养,对课程重构、教学设计、实施展示、反思改进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学校高度重视此次比赛,各系部精心筹备,参赛团队积极备赛。在备赛过程中,团队成员深入钻研课程标准,对接行业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巧妙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反复打磨参赛作品,展现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深厚的育人情怀。



获奖的教学团队均来自学校的核心与特色专业领域。电子工程系《无人机行业应用技术》课 程团队参赛项目为《内河绿色航道无人机全自主巡检》。依托大疆无人机产业学院与江苏省无人机产教融合共同体,紧密对接无人机巡检作业岗位能力要求,以“航通万里、技高万丈、德高千港”为核心理念,重构教学内容,开发了基于实际项目流程的“多角度摄影测量、红外热成像监测、三维激光雷达扫描”等八大任务模块,融合无人机操控、数据采集与处理等新技术,基于“五阶递进”教学策略,构建“初心探航—潜心研航—齐心协航—匠心巡航—赤心献航”教学流程,创设“虚拟仿真–外业采集–内业处理–展示评价”全流程数智课堂,实现“会采集、能处理、熟操作、精质量”的教学目标,培养“数字赋能、跨界融合、智创未来”的新时代内河航道巡检人才。

自动化工程系团队参赛课程为《电梯维修与保养》。依托省电梯产业学院和市技能大师工作室,紧密对接电梯维保工程师岗位需求。参赛项目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维修与保养”,以“守电梯运维之正,创数字维保之新”为核心理念,序化教学内容,开发了加装电梯安装后和使用中的“部件检测、维修调整、功能调试”三阶递进教学任务,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基于“双线三元四融”的教学模式,构建 ISPT-C的教学策略,创设“演练-实操-排故-考核”全流程“焕新”课堂,确保实践操作有精度,职业素养有高度,学生从“手握精规”到“眼观细差”,升华为“心存安尺”,培养“精规范检测、能智慧调整、会全面调试”的电梯安全卫士。

机械工程系团队参赛课程为《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课程以探空火箭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为主线,聚焦航天产业对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高端技能人才的需求,以“飞燕一号”探空火箭为教学载体,贯穿数字化设计、表达、制造与装配全流程。项目设置四个模块共八个任务,涵盖三维建模、仿真优化、工艺编制、数控加工、数字检测与装配等核心环节。教学中融合“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理念,实施“四调四测四我”教学策略,将航天“零缺陷”标准、“工匠担当”精神贯穿全程,有效激发学生创新潜能与工匠精神,实现了从课堂学习到火箭实装发射的全流程实践,提升了学生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综合能力,体现了“科教融合、以研促学”的育人成效,彰显职业教育在航天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中的创新实践与示范价值。

通过组织教师参加高水平教学竞赛,有效激发了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学方法的热情,提升了教师的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获奖教学团队将进一步发挥优秀教学团队的示范引领作用,将竞赛成果转化并应用于日常教学实践中,推动全校教学质量持续提升,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文:丁荣乐 姜莺鹰
图:丁荣乐
审核:陈云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