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推进AI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落实学校“一师一课”建设要求,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与课程建设质量,2025年11月18日下午,人文社科系召开首次AI赋能“一师一课”主题教研会。系副主任啜春红主持会议并对相关工作进行部署安排,系党支部书记李杰作动员讲话,全系教师参加会议。

会上,李杰在动员讲话中强调,AI赋能教育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开展“一师一课”建设是提升教师核心素养、打造优质课程的重要抓手。他鼓励全体教师主动拥抱技术变革,以此次教研会为契机,积极探索AI在教学中的应用场景,切实将技术优势转化为教学质量提升的动力,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

随后,啜春红重点解析了近期学校下发的《亚搏在线关于全面推进AI赋能“一师一课”建设的通知》和《关于开展2025年校级教学能力比赛的通知》两份核心文件。她从政策背景、建设目标、实施步骤、评价标准等方面对文件内容进行了细致解读,明确了“一师一课”建设的时间节点与核心任务,并结合校级教学能力比赛要求,对教师课程设计、教学实施、成果呈现等方面提出具体指导意见,要求全体教师提前谋划、精心准备,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为让教师更直观地掌握AI赋能教学的实操方法,近期参加校级AI教学能力培训的王宇老师进行了专题分享与现场演示。他以超星学习通为载体,详细讲解了AI工作台与AI助教的核心功能,通过实际操作演示了如何实现“一键生成课程框架”“智能推荐教学资源”“快速构建知识图谱”等实用技能。演示过程中,王宇老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享了如何利用AI工具高效完成课程内容编辑、学情数据分析等基础性工作,有效解决了传统教学中耗时耗力的痛点问题,为在场教师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指引。

会议就AI赋能教学的核心理念达成共识:AI技术的引入并非简单替代教师工作,而是通过技术赋能深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教师应将AI生成的课程框架与“项目驱动教学”“翻转课堂”等先进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聚焦课程内涵建设与教学创新,构建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最终实现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的提升。
此次教研会的召开,为人文社科系AI赋能“一师一课”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进一步明确了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方向。下一步,系部将持续推进AI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实践,通过开展系列培训、教学研讨、成果展示等活动,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打造一批高质量的精品课程,为学校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注入新活力。
图:阮雪君
文:阮雪君
审核:李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