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完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推动思政实践活动落地见效,继首次实践活动方案研讨后,马克思主义学院于10月28日在一站式服务中心二楼会议室召开《思想道德与法治》实践教学活动第二次专题研讨会,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许青娟主持。

本次研讨会聚焦首次研讨形成的《思想道德与法治》实践活动初步草案展开深度解读与细化完善。会上,高杉老师首先复盘了第一次研讨的核心成果,对教学体系的设计逻辑、实施框架进行系统解读,阐释了草案中红色研学基地研学核心环节的初步规划与预期目标。
围绕草案落地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参会教师展开热烈讨论。大家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与职教办学特色,就红色研学路线的优化、实践成果的评价标准等关键内容各抒己见:针对红色教育基地研学,提出要结合课程的教学专题,让不同专业学生能从自身视角体悟革命精神;在评价体系构建上,强调要兼顾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将学生实践参与度、心得体会质量、成果转化效果等纳入考核维度。

经过充分研讨,会议最终敲定《思想道德与法治》实践教学活动实施方案。方案紧扣“小切口、大纵深” 原则,既保留了首次研讨中融入本地红色资源(新四军历史研学基地、雨花台烈士陵园等)的核心思路,又结合分层分类评价细则等内容,进一步强化了方案的可操作性与适配性。
本次研讨会敲定的实施方案,是对首次研讨成果的深化与落地,为本学期思政实践活动试点奠定了基础。后续将以此次方案为抓手,推动思政课从“课堂”走向“现场”,让学生在“场馆里的思政课”中实现精神洗礼与思想升华,提升《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实效。
此次研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院2025级《思想道德与法治》实践教学活动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下一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按照实施方案有序推进各项实践活动,持续探索思政教育与高职人才培养深度融合的新路径,以高质量思政实践教学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文:毛莉
图:杨劲静
审核:张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