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5日,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周庆礼在勤学楼105教室,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砥砺奋进新征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主题,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讲授了一堂富有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的《形势与政策》课。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观摩学习。

课前十分钟,周书记提前来到教室,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并与学生亲切交流,了解同学们对抗战历史的认识程度,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课程伊始,周书记创新教学形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邀请学生在地图上标注重要抗战地点。同学们依次标出卢沟桥、平型关、台儿庄等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抗战地点,通过互动参与的方式,让学生直观了解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分布和战略格局。


在教学过程中,周书记以严谨的史学视野,系统阐释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和世界意义,并从三个维度系统阐释:首先,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局出发,论证了中国战场作为东方主战场的重要地位;其次,通过详实的历史资料和数据,展现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巨大贡献;最后,深刻分析了中国战场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有力牵制及其对全球战局产生的深远影响。他强调,抗战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包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这种精神财富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课程最后,周书记寄语机电专业学子,要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中,传承好红色基因,在专业领域追求卓越,以实际行动践行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整堂课严格遵循教学大纲要求,同时勇于创新突破,以“历史事实——精神内涵——现实要求”的层层递进,既解决了学生的认知问题,更回应了“青年一代如何传承红色基因”的价值困惑,为学生成长注入了精神养分与前进动力,体现了“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的核心定位。
思政教师通过现场观摩,既学习了“互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的实操应用,更感受到领导干部对思政课建设的高度重视,这将进一步激发思政教师深化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此次观摩活动为契机,组织专题教研活动,深入学习推广教学经验,持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让思政课能真正走进学生心灵,滋养学生成长。
图:李一敏
文:李一敏
审核:张玥
